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弘扬优秀文化实践队于2024年1月11日以“观文物魅力,展实践风尚”为主题参观南京博物院,体会其历史底蕴,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见证时代变迁的古都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南京博物院则记录了南京有史以来各种兴衰变迁,其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大型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古代妇女服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志瑞 摄
文物中的历史宝藏
步入西南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金属雕塑,这个雕塑位于池子中央,外形扭曲。细看之下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破碎的莲蓬,那么为什么要放一个破碎的莲蓬在这呢?原来,在中国文化中,莲作为美好吉祥的象征,代表君子,代表着庄重质朴、正直不苟和豁达大度的品行。莲在开花的同时孕育果实,兼具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果俱在的象征。雕塑中饱满的莲籽和干瘪的莲蓬所构成的强烈对比,是对生生不息的轮回的关注与思考。其与江南文化中的温雅意蕴,相互暗合,在特定的博物馆户外空间中,寄托着美好的情思。
进入博物院中,首先我队进入了历史馆中进行参观,这里共有六个展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江苏古代文明”为主题,展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故事。在众多的历史结晶和磅礴的文化底蕴下,队员们深深地震撼于历史的变迁之中,斑驳的碎片仿佛要将我们拉入历史长河。在两汉时期的文物中,总体上看,两汉时期沿用先秦时代的丧葬礼仪,讲究棺椁与礼器的制度,强调墓主人的等级、身份,法度森严,不得逾制。随葬品以组合礼器为主,品类丰富繁多,但西汉中期以后,除显赫皇亲贵族外,普通的陶质明器取代了贵重的实用器物随葬。东汉还承袭西汉传统,讲究墓室的装饰,把许多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人世百态置入其内,故而存世有大量精美的汉画像石。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唐朝青铜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文睿 摄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令我们影响较深的当属艺术馆。各种各样的雕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这里有不同时期和全国各地的古代雕塑,从遥远的商代,到元明清时期,包括河南殷墟、四川彭山汉墓、甘肃唐石窟等地考古出土的雕塑作品,也有世代传承的民间收藏。
吴为山先生出生于1962年,为中国当代杰出的雕塑家。他致力于对中西和古今艺术经典的解读和体悟,尝试创造出具有中国品质的写意雕塑。吴为山先生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雕塑,在世界多国展览并被重点博物馆收藏。他的雕塑作品不仅有刚柔相济的鲜明个性,有含蓄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实践队员从吴为山先生的雕塑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图为吴为山雕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宇 摄
在艺术馆的角落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博爱馆。虽然暂时没有对外开放,但是我们对它十分好奇,什么是“博爱馆”呢?登上二楼,向下俯瞰,展厅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原来这里是国内博物馆首个专门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展厅。
在162平方米的面积之中,以科技手段为全盲和弱视人士提供周到的参观体验,让我们也能够感受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的魅力,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理念和浓浓的人文关怀。
参观的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在回去的路上,队员们进行了观后体会交流。南京博物院展现的文化瑰丽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条支流,还有很多需要我队学习的地方,而且一辈子无法穷尽。我们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的态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一个与社会接轨的现代大学生。并且在感受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讯员:池瑞 赵玉婷 审核:李军慧 曹宇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