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团队成员的爱国热情,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队员走进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胡底烈士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旨在了解革命烈士英勇事迹,重温当年峥嵘岁月。
胡底,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1905年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与李克农、钱壮飞一起被周恩来赞誉为“龙潭三杰”。
纪念馆展出内容共分为三章,简明生动地描述了胡底同志精彩又壮烈的一生。
图为胡底烈士纪念馆的周围环境。
少年立志,投身革命
胡底小时候便聪慧过人,四岁从大伯父胡继章读私塾,五岁即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书籍。面对当时旧中国政治腐败,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状况,胡底目睹时艰,忧心忡忡,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大学期间,胡底一面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面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响导》,《晨报》等进步书刊。在五卅运动等大革命洪流的影响下,经张暹中的介绍,胡底和好友钱壮飞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胡底便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从前期合办“光华电影公司”到后期被迫转移到上海,在革命运动这条路上,他一直在努力,从未退缩。
看完胡底同志少年时候的经历,实践队员们对其敬仰之情更加浓烈。年少聪颖,爱好读书,立志为党奋斗终生。正是由于他们这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才有了发扬壮大的今天。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认真阅读馆内陈列的文字和图片。
组织破坏,龙潭潜伏
由于当时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胡底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以沪江影片公司演员的身份,一面工作,一面寻找党组织。1929年11月,在上海一家电影公司的摄影棚里,胡底将钱壮飞介绍与他的安徽老乡李克农相识。由于志同道合,三人从此共同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特殊贡献。作为影片公司的演员,胡底英俊潇洒,多才多艺,在社会上颇有吸引力,巧妙地运用自己的优势,继续为自己的革命事业而奋斗,这为他打入敌人心脏取得信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蒋介石对红色苏区进行了两次“围剿”时,胡底等人曾获得许多重要军事情报,并及时向党中央汇报,对红军反围剿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底同志作为常年处于敌后的革命工作者,可能很多人对他们的名字都不太熟悉,但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共产党,他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小窥的。”讲解员介绍胡底同志龙潭潜伏过程中总结到。
随机应变,力挽狂澜
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的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的消息后,钱壮飞当机立断拆译密电,按约定好的“克潮病笃”暗号打电报给在天津的胡底,胡底接到钱壮飞的电报后,立即赶赴上海,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进行地下斗争。4月28日清晨,大批特务冲进上海中共几十处秘密机关,结果一无所获。由于情报及时,中央立即采取措施,将党中央机关和包括周恩来在内的重要领导人安全转移,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倘若当时没有胡底、钱壮飞等同志对于情报的及时处理,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可能被改写,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情报,为了让自己热爱的革命事业能够继续开展下去,他们用热情和信念铸就了现在的中国共产党。
胡底来到苏区后,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党和红军培养了第一支情报保卫工作队伍。胡底在《培训工作中的讲话》中说到:干情报的都是“好演员”,要善于隐藏自己,保护自己,等待机会。1934年10月,胡底随军长征。红军北上途中,总在松岗地区被张国焘下令秘密将其杀害。胡底牺牲时年仅30岁。
结语
图为参观完展馆后,实践队员在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
参观完纪念馆,实践队员们感慨颇多。在短暂而壮丽的人生中,胡底用他对党的赤胆忠心,非凡的聪明才智,无畏的斗争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艰巨任务,为党的情报事业和红军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英名永远留存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上。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作为当年青年的实践队员们必须始终延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和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和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和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撰稿人:朱梦婷审核:王功成)